上证速配 「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——安徽往前赶」“小民宿”撬动“大产业”_岳西翠兰_游客_农户
四月的大别山腹地上证速配,茶香氤氲,生机盎然。
在岳西县包家乡石佛寺村,翠绿的茶园间,游客们正忙着采摘新茶,体验手工制茶的乐趣。来自合肥的王先生有感而发:“我是前天和朋友一起过来买茶的,在这里不仅体验了采茶、制茶的过程,同时感受了当地的风俗民情和自然风光。”
石佛寺村是岳西翠兰的核心产区,清明前后正是新茶上市的旺季。“石佛山居”民宿负责人冯金波的故事,正是当地“茶旅融合”的缩影。2005年,在外打工的冯金波返乡创办有机茶厂,随着茶产业规模扩大,他敏锐捕捉到游客对深度体验的需求,2019年投资500万元建成精品民宿。“这段时间上证速配,每天来自武汉、上海、广州等地的茶商和游客络绎不绝。”冯金波高兴地说道,民宿自2020年开业以来,每年营业额达200余万元。
在石关乡马畈村,“一宅两院”民宿则探索出另一条路径。该村通过改造农户闲置房屋,一楼保留自住功能,二、三楼改造成客房,既避免了土地资源浪费,又让农户变身“管家”。项目累计投入630万元,建成19间客房及配套设施。
“‘一宅两院’民宿以轻设计、轻改造、轻运营的模式上证速配,破解了民宿市场供求失衡、发展民宿土地受限等困局,使农房变客房、农民变管家、田园变公园、资源变资产、乡村变景区,探索出一条农村宅基地‘三权分置’的可复制、可推广的乡村振兴安徽模式。”该村党支部书记刘伟告诉记者。
展开剩余59%曾经的岳西,虽坐拥绿水青山,却因交通不便、资源分散而发展缓慢。近年来,当地以民宿产业为突破口,构建起“政策+资本+市场”的发展体系,设立400万元专项引导资金,整合1.76亿元乡村振兴衔接资金,并推出“民宿贷”“乡村旅游贷”等金融产品。通过“政府引导+市场运作”模式,吸引农道文旅、岸香集团等企业入驻,形成“社会资本+村集体+农户”多元投资格局。
在品牌打造上,岳西以“云上岳居”为统一标识,推动民宿差异化发展。清溪行馆以皖西大屋风格获评国家甲级民宿,半山居凭借徽派建筑成为丙级代表,金杨民宿则主打“夜游经济”,推出星空露营、篝火晚会等特色活动。“民宿+文创”“民宿+美食”“民宿+夜游”等融合模式,催生出“岳西素食”“药膳八大碗”等9大系列美食,以及茶文化、红色研学等主题体验,让游客“住得下、玩得好、吃得香”。
截至2024年底,岳西县已建成439家民宿农家乐,其中50家入选“云上岳居”精品库,5家获评“皖美金宿”,21家跻身省级以上品牌。民宿集群覆盖大石关、环牛草山等五大片区,形成“春赏杜鹃、夏避酷暑、秋观红叶、冬享温泉”的全季旅游体系。实现年接待游客超百万人次,直接带动就业6000余人,带动群众人均增收超过3000元,间接促进土特产销售、农事体验等衍生收入。
2024年“十一”黄金周期间,南京、上海等长三角客源占比超60%。石关乡通过避暑经济实现农户年均增收2.3万元,马畈村“一宅两院”项目年经营收入突破37万元。
“岳西还积极融入长三角文旅市场,通过‘云上岳西旅游’智慧平台拓展客源,推出‘四季营销’工程,先后与长三角企业签约多个文旅项目。”岳西县文旅体局党组书记余灿黎介绍,下一步,该县将闲置校舍、厂房盘活,重点建设五大民宿集群,打造“候鸟式旅居”“避暑疗养”等特色IP,力争2025年民宿综合收入突破15亿元。
从夯土墙到星空房,从寂静山村到沸腾民宿集群,岳西的蜕变印证了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的实践智慧。让“凉资源”变身“热产业”上证速配,岳西正书写着山区乡村振兴的新篇章。
发布于:安徽省致富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
- 上一篇:天弘优配 永辉超市2024年营收676亿元, 现已完成61家门店调改 | 业绩快报
- 下一篇:没有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