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人类近代史中,大多数“军政府”的形象并不光彩。军政府常常被指责为腐败无能,且喜欢依靠暴力手段来压制言论自由。拉美与亚洲的许多小国都曾经历过类似的政权更迭和独裁统治。无论是普通的士兵,还是像卡扎菲那样的上校,只要成为了军政府的领导者棒棒策略,便立刻晋升为国家的元首,掌握了至高无上的权力。
然而,军政府并非完全一无可取。在某些政治动荡、社会脆弱的国家,军政府能成为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秩序的有效力量。最为典型的例子便是缅甸,这个深受分裂势力困扰的国家,也是全球军政府统治时间最长的国家之一。
缅甸目前的军政府于2021年成立,时任军方领导人敏昂莱以“选举舞弊”为由,发动政变推翻了昂山素季的政府,宣告进入军事统治时代。这场政变几乎是没有任何暴力冲突的,甚至军队的介入也几乎没有任何征兆,仿佛是进行了一场例行的操作。缅甸的民众对此早已见惯不惊,政府官员也未曾表现出强烈反抗。虽然政变本身较为平和,但在国际社会中却引起了广泛关注,特别是敏昂莱的崛起,这位原本不为人知的军方高层被媒体称为“缅甸未来的国王”,他的背景和上台后的种种举措成为了全球关注的焦点。
展开剩余84%那么,缅甸作为东南亚的一个大国,为何会长期由军政府掌权?现任总统敏昂莱究竟是个怎样的人物?缅甸的未来将何去何从呢?
若谈起“地图国家”这一概念,许多人可能并不熟悉。20世纪西方提出这一理论,指的是一些曾经的殖民地国家,它们虽拥有完整的国土边界,但由于缺乏强有力的中央政权,国家内部分裂严重,往往由一群地方军阀组成。亚洲与非洲的许多国家都被认为是“地图国家”,而缅甸无疑是其中的代表。
从地理上看,缅甸的形态像一个“簸箕”,两侧和顶部都是山脉,高原与峡谷交织,中间则是广阔的河流与平原,开口处指向海岸的仰光地区。从历史的角度看,缅甸的地理结构导致了长时间的民族分裂。早在缅甸历史的最初,国家就被分为“上缅甸”和“下缅甸”,其中下缅甸的平原地区主要居住着缅族和孟族,而上缅甸及周边山区则是少数民族的聚集地。缅甸国内的民族种类繁多,总数超过130个,较为著名的有掸族、克钦族、钦族等。
19世纪初,缅甸被英国入侵,到了19世纪末棒棒策略,缅甸彻底沦为英国的殖民地。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,缅甸才在昂山将军的带领下脱离了“英联邦”,获得独立。然而,独立后的缅甸面临的最大问题便是国家的统一。南方的缅族主要集中在平原地带,占据了半数以上的总人口,而上缅甸的大部分区域则是以少数民族为主,这些少数民族对缅族并不认同。
在英国殖民时期,为了便于统治,英国在少数民族地区建立了地方政府,这些政府与缅族政府对立,逐步演变为地方军阀,拿着武器要求更多的自治权。缅甸政府虽然希望能够实现统一,但在军事上并未具备足够的实力来对抗这些地方势力,最终只能妥协,给予少数民族一定的自治权,并于1948年建立了“联邦共和国”,但各民族的分裂问题却由此埋下了隐患。
1948年建国后的缅甸陷入了长达数十年的内战。“吴努政府”采取亲西方路线,得罪了大量少数民族,而缅甸共产党和部分少数民族则联合起来反对政府,局势愈加复杂。此外,随着中国国民党残余部队的撤退,缅甸北部也形成了另一个割据势力,这些混乱局势使缅甸的内战没有停止。尽管吴努总理曾尝试向毛主席寻求帮助,但由于中国坚持“不干涉他国内政”的政策,最终未能成功。
内战持续了数十年,且各民族间的积怨与血债使得缅甸的统一愈发遥不可及。1958年,吴努政府发生分裂,吴努为继续执政请来了奈温将军代为执政。1960年吴努再次当选为总理,奈温则继续担任国防军参谋长。在政治局势动荡、经济状况堪忧的背景下,奈温将军最终决定通过政变掌权。
1962年3月2日,缅甸首都仰光发生了震惊全国的军事政变,奈温将军带领军队迅速占领政府机关,将包括吴努在内的所有政府高官拘捕。政变后,奈温宣布废除民选政府,并成立了“革委会”,国家由此进入了军政府时代。自此,缅甸进入了一个长达数十年的军政府统治期,奈温将军通过军事手段严厉镇压各地的分裂势力,缅甸几乎成为了一个战时国家。
这一时期的缅甸内战成为了现代世界最漫长的内战,缅甸军政府执政超过40年,实行极权主义政治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缅甸变得越来越贫弱,进入了世界最不发达国家行列,经济排名在东南亚地区倒数第一。缅甸民众也对此现状深感无奈,许多人戏称:“缅甸已是国际社会的笑柄。”
但缅甸人民并非没有渴望改变的声音。80年代末,昂山将军的女儿昂山素季领导了民主运动,但最终被军政府镇压,昂山素季也被软禁起来。奈温将军于1988年辞去职务,继任者丹瑞将军继续执政了20年,直到2010年,缅甸军政府才决定交出部分政权,举行民主选举。最终,军方推选的退役领导人吴登盛上台,宣布与社会各界和解,释放了昂山素季。
2015年,吴登盛任期结束,缅甸再次举行大选,昂山素季所领导的“民主同盟”大获全胜,然而,军方对结果并不满意,尽管选举透明公正,但军方依旧对新的民选政府心存不满。此后,昂山素季的政府并未解决国家的深层次问题,尤其是北部少数民族问题依然悬而未决,缅甸的政治并没有实质性的进展。
2020年,军方认为人民会记得其过去的贡献,试图重新掌控政权,但最终失败,“民盟”再次获得高票连任。就在2021年1月,军方决定出手,以“选举舞弊”为由发动政变,推翻了昂山素季政府,软禁了政府高层。
这次政变的领袖,便是现任缅甸国防军司令敏昂莱。敏昂莱这个名字在政变之前并不为人熟知,在缅甸国内也不算特别出名。然而,在2008年以前,他只是军中的一名普通将领,直到近10年间,他才迅速晋升,最终成为了缅甸军方的顶尖领导之一。
敏昂莱出生在1956年,来自德林达依省土瓦市,父亲曾在缅甸军政府担任建设部官员,这使得他从小便与军政府有着深厚的渊源。1972年,年仅16岁的敏昂莱进入仰光大学法律系,但不久后他决定转入军校,并在经过三年的努力后,于1974年如愿成为一名军人。
敏昂莱的大学同学普遍认为他是个非常低调、温和的人,甚至不愿参与政治活动。可是,某些西方媒体却将他描述为一个暴力的“纨
发布于:天津市致富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